於 出版及數碼推廣, 快箭故事

傳承光影 拼發熱情
香港電影自九十年代後步入蕭條,就一直存在著「香港電影已死」的說法,原因眾說紛紜,然而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觀點,應該是大環境的變化,以及電影市場的遷移。九七以後,不少香港導演都選擇「北上掘金」,因而增加了中國大陸與香港合拍電影的機會,外界對合拍片的評價,好壞參半,有人說它是一個機遇,亦有人認為它令香港電影業雪上加霜,合拍片的出現,無疑對本地電影發展帶來極大的改變。

杜琪峰,這位香港電影業大亨一直堅守本地電影市場,拍的是最地道的香港電影。杜Sir予人的形象總是不怒自威,訪問當日的他比想像中溫和,娓娓道來香港電影的歷史和發展。談及到電影業的前景,這位電影大導眉間總是帶著幾分傲氣,堅信:「香港,仍然是一個能夠孕育電影人才的地方。」

香港電影真的消失了?
六、七十年代的香港,正直經濟起飛的時期,這個揉合了中西文化的地方,加上香港人拼搏的精神, 整個環境為香港帶來了機遇,使電影業以至各行各業亦得以蓬勃發展。然而隨著時代的過去,加上環 境改變,導致製作成本上漲、演員片酬昂貴等原因,慢慢使投資者卻步,「黃金時代」的香港幾家大 電影製作公司如新藝城、邵氏、嘉禾,年產上百部的電影,現今只有約二十餘部。面對行業的困境, 很多電影人都選擇北上發展,九七回歸後,內地為香港提供了龐大的市場,電影工業北移就像昔日香 港的廠家北上發展一樣。

「很多人問香港電影是不是消失了?它並沒有消失,而是融合到了中國電影中,成為其中的一部份。」 過去中國大陸並沒有商業電影,而近年卻發展迅速,很大程度是受到香港電影的影響。「今年年頭幾部 票房好的電影都是香港製作,今時今日全國最出色的美術指導、武術指導,都是香港人。」杜Sir認為 即使現在電影業的發展重心並不在香港,但香港依然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,它的優勢在於仍擁有言論 自由及創作自由,讓年青的電影工作者可以在這個環境下慢慢成長,再去挑戰大市場,他堅信香港仍然 有能力培育新一代電影人才。

創辦鮮浪潮 一個屬於年青人的創作平台 「我們不是老闆或企業家,我們只是一群熱衷電影的工作者。」說到「傳承」,杜Sir認為可以回饋社 會的事,就是為年青人提供一個學術性平台,因而有「鮮浪潮」的誕生—一個發掘及培養年輕電影創作 人才的平台。透過舉辦短片競賽,為具有潛質的年輕電影創作人才提供培訓、資助及展示作品的機會。 早於十多年前創辦這個平台,杜Sir直言從沒想過在幾年內會有成就,因為人才和氣氛,都是需要時間 去培養的。時至今日「鮮浪潮」已踏入了第十三個年頭,不少年青的新晉導演,均出自這個傳承的地方。

除了「鮮浪潮」,近年業界對於新晉電影人亦十分支持。以前香港電影並沒有政府及機構的資助,而現 在電影發展局、藝術發展局等每年均有撥款去資助新晉導演創作電影,部份演員甚至願意零片酬去接拍 新晉導演的電影,身體力行以示支持。論發展,也許今天的香港電影業已比不上中國,不過電影人卻有 一夥團結的心,一同肩負起「傳承」的責任。杜Sir形容香港電影未來十年的發展,在於是否可以持續 地出現不同的新晉導演,在商業或藝術電影方面得到業界及觀眾的認同,繼而帶動下一代,薪火相傳。

電影創作只有一個條件 被問及年青電影人需俱備的條件,杜Sir認為創作唯一的條件就是電影人自身,如何把不可能變為可能, 因為創作不能在學校獲得。杜Sir在過去十多年的鮮浪潮中,總會對年青人強調三個字”Vision, Passion, Completion”。拍攝一部好電影,最重要是要有觀點,「萬物都有定律:人需要呼吸,太陽由東方升起, 這是必然會發生既事。可作為一個電影人,他的觀點,就是如何從固有的事情上有不同的見解。」同一 個電影題材,同一個內容,如果可以帶給觀眾與別不同的感受,你就是一個成功的電影人。

其次是熱情。對杜Sir而言,只有觀點而沒有熱情一樣成不了事。「一百個電影人裡面可能只有幾個可 以堅持下去,他們未必沒有才華,但受不了長時間的壓力。」杜Sir形容導演是整部電影最痛苦的人, 笑言既辛苦人工又低,有時不免會「唔抵得」演員。但他認為電影人就是要有一夥打不死及堅持的心, 去支持自己的觀點,不要輕言放棄。最後是執行力。無論在任何環境下,都要緊記自己的專業,要用專 業去應付所有事情,即使遇上多大的矛盾,甚至偏離了自己的原意,都一定要完成這件事。他認為年青 電影人最重要的是堅持,不要懼怕失敗。最後杜Sir寄語新一代電影人:「年青的最大本錢是仍有時間錯, 珍惜每一次的錯,錯不代表失敗,錯能鞏固你未來的成功。」

談及未來的發展方向,「電影行業是敏感的,然而敏感才有市場。」杜Sir認為現在的電影製作難度越 來越高,有創作理念的同時,亦要考慮市場,兩者需要取得一個平衡,他坦言對商業電影開對商業電影 開始減少興趣,仍在思索未來的創作方向。不過「杜琪峰」這三個字,依然是令人充滿期待!

Recommended Posts